【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国家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低碳转型目标: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制造业既是能耗大户,也是排碳大户,低碳转型高度关系国家“3060双碳战略”,这就要求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包括动力装备(电机、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等)与节能装备(锅炉、热泵等),抓住低碳转型的契机,把转型所产生的暂时“成本”“损失”“负担”“风险”放一放,树立机遇意识,使企业低碳战略与国家“双碳”战略保持同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机会。
低碳转型关键词
低碳经济转型是以低碳产品为核心的低碳品牌战略,并围绕低碳产品销售而展开的一系列企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经营与管理。低碳转型可从“六个方面”来解读:
一、平台化聚合。目前,消费互联网经济正转变为产业互联网经济,驱动各行业头部企业率先平台化发展。每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平台,平台化的意义在于企业要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正向连接,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平台化需要企业以客户思维、去中心化思维、价值共创思维、开放共生思维与生态思维为指导,从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商业合作、竞争模式上进行平台化转型。不过,这里的客户是“大客户”概念,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企业股东、自然人股东)、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商会、供应商、跨界合作商、物流服务商、线上线下渠道商、售后服务商等。低碳转型要以平台思维为指针,聚合“大客户”的资源与能力,协同共同推进平台化转型,这是驱动技术融合、资源聚合、组织协同、产业融通与制度变革的全局性战略,是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
二、链条式协同。链条式协同即低碳转型立足供应链全环节,实现关键节点低碳化,打造低碳供应链(Low Carbon Supply Chain)。供应链包括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物流、服务、回收等基本环节,而低碳供应链则是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供应链环节之中,就形成了低碳供应链。2022年6月,宝马集团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了“产业链绿色转型倡议”。宝马集团的可持续战略着眼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从原材料抓起,与钢铁企业联合减碳。
宝马选择与河钢合作,计划从2026年起使用绿色汽车用钢,使产业链绿色转型落地。不过,打造低碳供应链,需要从信息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广泛参与和支持。同时,低碳供应链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信息系统。另外,要加强低碳供应链上下游体系的信息披露,从产业链的角度提供透明、可追溯、可标识与可互认的数据。
三、价值化重构。企业由一系列为客户制造价值的活动和功能组成。企业价值链展示了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运输等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功能以及业务流程之间的连接情况。企业价值链由两类活动组成:主体活动,创造基本的客户价值,以及支持活动,为主体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价值重构是指立足企业价值链,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关键节点,以低碳化创新为指针,为企业价值链赋能。通过数智化技术,应用于采购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破解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瓶颈,进行痛点、难点与堵点突破,在关键点上进行价值赋能,做到精确化、精细化与精益化管理,促进企业价值链优化提升。不过,低碳价值链优化与提升,常常需要技术创新方案,需要有效解决方案,但没有统一方案,每一家企业都需要个性化解决方案及战略执行方案。如何增值价值链关键节点,制造商可以寻找专业领域里的优秀公司。如西门子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优秀公司,其将领先技能注入到制造商的各个价值节点,实现了数字化能力增值。同时,采购优秀供应商产品,增值制造商的产品。如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品牌,但依旧采购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力竞争对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提升其电动车产品竞争力。
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低碳转型的最大做点之一,“数字化是促成“双碳”目标的“试验田”和“使能者”。数字技术以其高效、融合、绿色等特征带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成为低碳绿色发展的良好“试验田”;产业数字化赋能工业生产领域,致力于减少现实能源消耗,是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使能者”。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转型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对那些处于行业三甲地位的头部企业确是必为之举,对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是可行方案。目前,数字化转型的软硬环境、技术能力、服务平台、过程装备、专业人才等方面皆已趋于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更是为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唤醒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机遇。不过,数字化转型不仅仅立足于低碳管理平台,制造商可以选择全栈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始于局部数字化转型,这依据企业人才、资源、技术能力与实际需求而定。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工艺,对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高炉、转炉及配套设备自动运行,“一键炼钢”成为现实。
五、数据化联通。低碳转型是依赖于“大数据”与“小数据”的数据化管理,实现数据化、实时化与可视化是低碳转型的基础前提,制造商可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来实现,而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创造了这个便利。尤其是碳管理云平台,这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企业碳排放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帮助企业制定符合社会责任和环境要求的碳减排方案,并提供支持和服务。这个平台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碳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云网融合”,并把低碳管理模块化或建立独立的碳管理平台来推进“绿色转型”。例如,中国电力拥有全球最大的碳管理平台,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5000余个电站和输配电设施,每天监测数十亿条数据,实时预警、智能控制,使企业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
不过,深度减碳需要解决碳排放管理的数据可追溯和公开透明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可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全程自动采集、实时监测,从源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做到实时分析与统计碳排放值。另外,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碳排放自动核查、碳足迹分析、碳资产交易等,支撑数据的多端共享与实时披露。诸如,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基于碳数据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轻松掌握数万台设备所消耗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方气的去向,可做到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实现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低碳转型价值
2023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半年报,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一些新趋势和新亮点:一是绿色低碳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绿色低碳逐步成为出口贸易的新动能;三是绿色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底色;四是绿色低碳成为民众消费的新趋势。可见,低碳转型对制造商的终极价值在于改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是企业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增值品牌资产。工业品品牌资产存在于客户之中,因此必须强化与“大客户”理念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制造商通过与供应商、客户、消费者、行业联盟、跨行业合作伙伴、NGO(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个相关方合作,组成绿色生态组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推动全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制造商,低碳转型就是要打造低碳品牌体系,包括低碳平台品牌、低碳供应链品牌、低碳企业品牌、低碳技术品牌、低碳雇主品牌、低碳服务品牌、低碳物流品牌等。当然,低碳产品品牌是核心,因为低碳产品是市场舞台的主角。朗盛集团作为特殊化学品公司,致力于提供可持续产品。朗盛集团创建了Scopeblue标签,本质是产品品牌,用于背书可持续原材料含量超过50%或碳足迹低于传统同类产品一半的产品。在Scopeblue品牌下,还有德国曼海姆基地生产的Additin产品系列中的可持续浅色硫载体。
二、提升赢利能力。ESG(环境、社会、治理)是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进一步演化,其涵盖范围更加全面,与企业业务关系也更加紧密,强调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且碳达峰、碳中和是ESG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节能减排等环保绩效的要求高度契合。制造商低碳转型是ESG落地实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企业应对风险与挑战的长期价值。据《哈佛商业评论》调查数据,发现100%的受访企业都将ESG作为未来公司五年的战略议题之一,其重要程度可比肩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等议题。
ESG强调企业的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这使低碳转型更有意义,就在于可提升企业赢利能力。低碳转型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产品认可度高。“低碳”就是一张通行证,否则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难以进入客户供应链;第二,经营资源与能力增强。由于可以获得投资资金支持,企业运营会得到有效支撑,更有利于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第三,实现品牌溢价。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带来品牌溢价,进而带来产品价格提升;第四,提升产品附加值,因低碳技术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升,可助力实现高价值、高价格。
三、增强竞争力。《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现,ESG这一综合指标正改变着企业日常的经营方式。通过倡导社会问题和企业经营紧密结合,追求企业实现社会和商业价值的统一,有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投资策略,还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评价工具,正在重新定义企业增长的方式。改善ESG对企业的增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长期、强劲的财务业绩,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步增长,这就是低碳竞争力。低碳竞争力体现为产品竞争力、生产方式竞争力、生产经营成本竞争力等多个层面,体现为节约、降本、增效与提质。尤其“绿色领导力”,当一个制造企业成为绿色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供应链“链主”或“链长”时,其绿色领导力则体现为行业的顶级竞争力。“链主”企业是指产业链上的主导企业,多为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及品牌优势,具有行业话语权和产业链带动能力。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73年光荣传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推动科技赋能制造业转型,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不断建链补链强链,提升本土化产品配套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与竞争力。
四、优化客户体验。低碳转型态势下,工业品客户需要解决方案式的系统级服务。客户不但要接受低碳产品,还有低碳物流,以及低碳化全程销售服务。对此,是否实现低碳化,客户体验完全不同。对于工业品而言,低碳体验体现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产品体验,包括产品感官、功能、性能等体验;二是服务体验,销售接待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升级与优化服务、运维服务体验等;三品能力体验,如采购成本、生产效率、能耗、耐用周期等;四是情感体验,如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面对客户需求变化,联想推出了“设备即服务”(DaaS)——“零立方”整体解决方案。“零立方”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获得IT资源的全新服务模式,即在客户获取IT资源时,实现“0首付、0利息、0碳排”。其中,“0碳排”是联想IT产品独有的服务产品,也是PC领域首家推出的产品零碳服务,拥有联想零碳服务的IT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为“0”。目前,DaaS服务可以充分满足市场上80%的客户需求。
低碳转型路径
低碳转型需要企业坚持低碳战略规划与低碳战术执行并重,做到战略战术协同,实现全局化、系统化与生态化。另外,低碳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强趋势、大潮流,对制造商来说正成为刚性化经营行为。为此,需要制造商围绕低碳战略,重构产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企业价值链,并实现产品、服务、技术、设备、生产、物流等经营要素转型。
一、组织低碳化。低碳转型要实现组织低碳化,有四层含义:第一,企业文化低碳化。从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到行为识别系统,以“低碳”为核心元素,低碳理念与行为日常化、机制化与习惯化;第二,人才低碳化。全员学习低碳知识,使用低碳产品与服务,做懂碳、识碳、用碳的合格员工。同时,招聘新员工,也要认同组织低碳战略与低碳企业文化;第三,组织变革低碳化。实现低碳转型,必要时要进行组织变革,以实现低碳战略目标与组织职能。在工业品行业,如BP石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曾为实现低碳转型进行组织变革,调整组织战略,创新组织架构,优化组织职能,整合组织业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低碳转型;第四,组织社会化。企业组建低碳联盟,或其他低碳性质协会,通过组建低碳社团使企业组织社会化。巴斯夫巴斯夫联合13家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共建联盟”,针对国内关键行业,在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社会参与领域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减排项目。
二、战略低碳化。低碳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企业是国家低碳战略落地的基本抓手。制造商能否制定低碳战略,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密切相关,如产品竞争力、客户偏好度、融资能力等。绿色治理能力关系到外部力量对企业形象与能力的评估,如不进行低碳转型,将面临政策风险与机会风险。2021年2月,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曾要求其投资组合中的1000家高污染企业,必须公开披露其核心业务、价值链的排放情况、降碳目标及相关风险,否则会对碳排放没有采取积极措施的企业剔除出其投资组合。很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与外向型制造企业,纷纷制定了低碳战略。奔驰启动了“Ambition 2039计划”,目标是于2039年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碳中和,并要求供应商加入奔驰碳中和计划,承诺为奔驰提供碳中和的零部件。
三、采购低碳化。采购低碳化主要是对供应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化验厂与帮助供应商低碳转型。其中,企业社会责任化验厂是指进行工厂审核、检查工厂,包括人权验厂(社会责任验厂)、品质验厂(质量技术验厂)、反恐验厂(供应链安全验厂)等,可以独立验厂,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验厂。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西门子人权验厂(社会责任验厂)、品质验厂(质量技术验厂)、反恐验厂(供应链安全验厂)等多项严格且复杂审核,成为西门子教育领域首批合作伙伴。而帮助供应商转型是指提供低碳资源、技术与能力,帮助客户进入企业采购供应商体系。施耐德电气推行供应商“零碳计划”,通过绿色采购、提供解决方案等方式。计划到2025年,帮助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包含中国的210家核心供应商)在运营层面实现减碳50%。
四、产品低碳化。产品低碳化是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层面与直接成果,这包括有形实体产品与无形服务低碳化。同时,也包括融合有形实体产品与无形服务的解决方案低碳化。如统一润滑油,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为工业领域提供了一系列高效、节能、环保的低碳润滑解决方案。针对工业机械设备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推出了统一顺威液压导轨油和顺威导轨油两款低碳产品,丰富了统一在工业领域的低碳产品阵容。这两款产品均具备碳减排性能,均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bsi的碳足迹认证,每吨产品的碳减排强度高达13.44%。既可在使用中降低设备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能达到提高产能的作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助推器。
五、生产制造低碳化。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实现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且资源利用率最高。同时,尽量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最大化。
哈特福德工厂作为冰轮旗下的全球工业制冷空调行业首座复杂离散型智能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原生工厂,可实现开启式螺杆、磁悬浮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等全品类、多规格柔性定制生产。依托冰轮自主开发的MICC综合能效管控平台,实现了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系统平台一体化集成,实现了对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生产进度、质量信息的实时感知,有效地保证了生产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及时交付率等问题,使设备联机打通率100%,产品交期缩短4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60%,生产效率是传统制造模式的3倍以上。
六、技术低碳化。低碳技术是指制造商围绕低碳转型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一切减碳或者无碳的技术手段。低碳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第二类是无碳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第四类工业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降碳,这对制造商具有普遍性意义。
ABB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电力技术企业,机器人产品在绿色制造中可发挥关键性作用。ABB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传统以人工与非自动化设备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常常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能源投入,而ABB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幅减少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ABB机器人的精确操作和高效率工作也能够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另外,ABB机器人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分拣、分类和回收。
七、履约服务低碳化。履约服务主要包括销售、销售服务、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是工业装备从生产厂商流通至客户,完成安装调试乃至升级、回收全过程。其中,低碳物流是履约服务的核心。低碳物流也称“绿色物流”,随着制造商低碳化物流转型以及第三方物流低碳转型,低碳物流落地提速。从实现路径上,制造商可以通过1PL(第一方物流)、2PL(第二方物流)、3PL(第三方物流)、4PL(第四方物流)来实现,只要本着真实减碳、节约高效为原则就可行。在制造行业,施耐德电气集团推行绿色交付,包括广泛采用绿色环保包装材料,计划到2025年实现一次和二次包装中100%不含一次性塑料。同时,通过大数据算法,规划最佳交付路线。按此模式推算,预计到2025年,将因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
来源:本站原创
【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国家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低碳转型目标: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制造业既是能耗大户,也是排碳大户,低碳转型高度关系国家“3060双碳战略”,这就要求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包括动力装备(电机、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等)与节能装备(锅炉、热泵等),抓住低碳转型的契机,把转型所产生的暂时“成本”“损失”“负担”“风险”放一放,树立机遇意识,使企业低碳战略与国家“双碳”战略保持同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机会。
低碳转型关键词
低碳经济转型是以低碳产品为核心的低碳品牌战略,并围绕低碳产品销售而展开的一系列企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经营与管理。低碳转型可从“六个方面”来解读:
一、平台化聚合。目前,消费互联网经济正转变为产业互联网经济,驱动各行业头部企业率先平台化发展。每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平台,平台化的意义在于企业要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正向连接,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平台化需要企业以客户思维、去中心化思维、价值共创思维、开放共生思维与生态思维为指导,从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商业合作、竞争模式上进行平台化转型。不过,这里的客户是“大客户”概念,即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企业股东、自然人股东)、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商会、供应商、跨界合作商、物流服务商、线上线下渠道商、售后服务商等。低碳转型要以平台思维为指针,聚合“大客户”的资源与能力,协同共同推进平台化转型,这是驱动技术融合、资源聚合、组织协同、产业融通与制度变革的全局性战略,是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
二、链条式协同。链条式协同即低碳转型立足供应链全环节,实现关键节点低碳化,打造低碳供应链(Low Carbon Supply Chain)。供应链包括研发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物流、服务、回收等基本环节,而低碳供应链则是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供应链环节之中,就形成了低碳供应链。2022年6月,宝马集团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了“产业链绿色转型倡议”。宝马集团的可持续战略着眼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从原材料抓起,与钢铁企业联合减碳。
宝马选择与河钢合作,计划从2026年起使用绿色汽车用钢,使产业链绿色转型落地。不过,打造低碳供应链,需要从信息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广泛参与和支持。同时,低碳供应链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信息系统。另外,要加强低碳供应链上下游体系的信息披露,从产业链的角度提供透明、可追溯、可标识与可互认的数据。
三、价值化重构。企业由一系列为客户制造价值的活动和功能组成。企业价值链展示了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运输等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功能以及业务流程之间的连接情况。企业价值链由两类活动组成:主体活动,创造基本的客户价值,以及支持活动,为主体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价值重构是指立足企业价值链,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关键节点,以低碳化创新为指针,为企业价值链赋能。通过数智化技术,应用于采购供应、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破解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瓶颈,进行痛点、难点与堵点突破,在关键点上进行价值赋能,做到精确化、精细化与精益化管理,促进企业价值链优化提升。不过,低碳价值链优化与提升,常常需要技术创新方案,需要有效解决方案,但没有统一方案,每一家企业都需要个性化解决方案及战略执行方案。如何增值价值链关键节点,制造商可以寻找专业领域里的优秀公司。如西门子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优秀公司,其将领先技能注入到制造商的各个价值节点,实现了数字化能力增值。同时,采购优秀供应商产品,增值制造商的产品。如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品牌,但依旧采购在中国市场上的主力竞争对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提升其电动车产品竞争力。
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是低碳转型的最大做点之一,“数字化是促成“双碳”目标的“试验田”和“使能者”。数字技术以其高效、融合、绿色等特征带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成为低碳绿色发展的良好“试验田”;产业数字化赋能工业生产领域,致力于减少现实能源消耗,是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使能者”。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转型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对那些处于行业三甲地位的头部企业确是必为之举,对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是可行方案。目前,数字化转型的软硬环境、技术能力、服务平台、过程装备、专业人才等方面皆已趋于成熟与完善,尤其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更是为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唤醒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机遇。不过,数字化转型不仅仅立足于低碳管理平台,制造商可以选择全栈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始于局部数字化转型,这依据企业人才、资源、技术能力与实际需求而定。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工艺,对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高炉、转炉及配套设备自动运行,“一键炼钢”成为现实。
五、数据化联通。低碳转型是依赖于“大数据”与“小数据”的数据化管理,实现数据化、实时化与可视化是低碳转型的基础前提,制造商可通过“上云、用数、赋智”来实现,而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创造了这个便利。尤其是碳管理云平台,这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企业碳排放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帮助企业制定符合社会责任和环境要求的碳减排方案,并提供支持和服务。这个平台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碳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云网融合”,并把低碳管理模块化或建立独立的碳管理平台来推进“绿色转型”。例如,中国电力拥有全球最大的碳管理平台,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5000余个电站和输配电设施,每天监测数十亿条数据,实时预警、智能控制,使企业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
不过,深度减碳需要解决碳排放管理的数据可追溯和公开透明问题。通过工业互联网,可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全程自动采集、实时监测,从源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做到实时分析与统计碳排放值。另外,通过区块链技术,支持碳排放自动核查、碳足迹分析、碳资产交易等,支撑数据的多端共享与实时披露。诸如,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基于碳数据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轻松掌握数万台设备所消耗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方气的去向,可做到源头管控、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实现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
低碳转型价值
2023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半年报,从半年报中可以看出一些新趋势和新亮点:一是绿色低碳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绿色低碳逐步成为出口贸易的新动能;三是绿色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底色;四是绿色低碳成为民众消费的新趋势。可见,低碳转型对制造商的终极价值在于改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是企业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增值品牌资产。工业品品牌资产存在于客户之中,因此必须强化与“大客户”理念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连接。制造商通过与供应商、客户、消费者、行业联盟、跨行业合作伙伴、NGO(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个相关方合作,组成绿色生态组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推动全行业的低碳转型。对于制造商,低碳转型就是要打造低碳品牌体系,包括低碳平台品牌、低碳供应链品牌、低碳企业品牌、低碳技术品牌、低碳雇主品牌、低碳服务品牌、低碳物流品牌等。当然,低碳产品品牌是核心,因为低碳产品是市场舞台的主角。朗盛集团作为特殊化学品公司,致力于提供可持续产品。朗盛集团创建了Scopeblue标签,本质是产品品牌,用于背书可持续原材料含量超过50%或碳足迹低于传统同类产品一半的产品。在Scopeblue品牌下,还有德国曼海姆基地生产的Additin产品系列中的可持续浅色硫载体。
二、提升赢利能力。ESG(环境、社会、治理)是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进一步演化,其涵盖范围更加全面,与企业业务关系也更加紧密,强调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并且碳达峰、碳中和是ESG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节能减排等环保绩效的要求高度契合。制造商低碳转型是ESG落地实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企业应对风险与挑战的长期价值。据《哈佛商业评论》调查数据,发现100%的受访企业都将ESG作为未来公司五年的战略议题之一,其重要程度可比肩研发创新、数字化转型等议题。
ESG强调企业的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这使低碳转型更有意义,就在于可提升企业赢利能力。低碳转型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产品认可度高。“低碳”就是一张通行证,否则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难以进入客户供应链;第二,经营资源与能力增强。由于可以获得投资资金支持,企业运营会得到有效支撑,更有利于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第三,实现品牌溢价。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带来品牌溢价,进而带来产品价格提升;第四,提升产品附加值,因低碳技术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升,可助力实现高价值、高价格。
三、增强竞争力。《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现,ESG这一综合指标正改变着企业日常的经营方式。通过倡导社会问题和企业经营紧密结合,追求企业实现社会和商业价值的统一,有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投资策略,还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评价工具,正在重新定义企业增长的方式。改善ESG对企业的增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长期、强劲的财务业绩,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步增长,这就是低碳竞争力。低碳竞争力体现为产品竞争力、生产方式竞争力、生产经营成本竞争力等多个层面,体现为节约、降本、增效与提质。尤其“绿色领导力”,当一个制造企业成为绿色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供应链“链主”或“链长”时,其绿色领导力则体现为行业的顶级竞争力。“链主”企业是指产业链上的主导企业,多为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及品牌优势,具有行业话语权和产业链带动能力。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73年光荣传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推动科技赋能制造业转型,构建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不断建链补链强链,提升本土化产品配套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与竞争力。
四、优化客户体验。低碳转型态势下,工业品客户需要解决方案式的系统级服务。客户不但要接受低碳产品,还有低碳物流,以及低碳化全程销售服务。对此,是否实现低碳化,客户体验完全不同。对于工业品而言,低碳体验体现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产品体验,包括产品感官、功能、性能等体验;二是服务体验,销售接待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升级与优化服务、运维服务体验等;三品能力体验,如采购成本、生产效率、能耗、耐用周期等;四是情感体验,如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面对客户需求变化,联想推出了“设备即服务”(DaaS)——“零立方”整体解决方案。“零立方”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获得IT资源的全新服务模式,即在客户获取IT资源时,实现“0首付、0利息、0碳排”。其中,“0碳排”是联想IT产品独有的服务产品,也是PC领域首家推出的产品零碳服务,拥有联想零碳服务的IT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为“0”。目前,DaaS服务可以充分满足市场上80%的客户需求。
低碳转型路径
低碳转型需要企业坚持低碳战略规划与低碳战术执行并重,做到战略战术协同,实现全局化、系统化与生态化。另外,低碳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强趋势、大潮流,对制造商来说正成为刚性化经营行为。为此,需要制造商围绕低碳战略,重构产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企业价值链,并实现产品、服务、技术、设备、生产、物流等经营要素转型。
一、组织低碳化。低碳转型要实现组织低碳化,有四层含义:第一,企业文化低碳化。从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到行为识别系统,以“低碳”为核心元素,低碳理念与行为日常化、机制化与习惯化;第二,人才低碳化。全员学习低碳知识,使用低碳产品与服务,做懂碳、识碳、用碳的合格员工。同时,招聘新员工,也要认同组织低碳战略与低碳企业文化;第三,组织变革低碳化。实现低碳转型,必要时要进行组织变革,以实现低碳战略目标与组织职能。在工业品行业,如BP石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都曾为实现低碳转型进行组织变革,调整组织战略,创新组织架构,优化组织职能,整合组织业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低碳转型;第四,组织社会化。企业组建低碳联盟,或其他低碳性质协会,通过组建低碳社团使企业组织社会化。巴斯夫巴斯夫联合13家价值链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共建联盟”,针对国内关键行业,在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以及社会参与领域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减排项目。
二、战略低碳化。低碳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企业是国家低碳战略落地的基本抓手。制造商能否制定低碳战略,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密切相关,如产品竞争力、客户偏好度、融资能力等。绿色治理能力关系到外部力量对企业形象与能力的评估,如不进行低碳转型,将面临政策风险与机会风险。2021年2月,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曾要求其投资组合中的1000家高污染企业,必须公开披露其核心业务、价值链的排放情况、降碳目标及相关风险,否则会对碳排放没有采取积极措施的企业剔除出其投资组合。很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与外向型制造企业,纷纷制定了低碳战略。奔驰启动了“Ambition 2039计划”,目标是于2039年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碳中和,并要求供应商加入奔驰碳中和计划,承诺为奔驰提供碳中和的零部件。
三、采购低碳化。采购低碳化主要是对供应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化验厂与帮助供应商低碳转型。其中,企业社会责任化验厂是指进行工厂审核、检查工厂,包括人权验厂(社会责任验厂)、品质验厂(质量技术验厂)、反恐验厂(供应链安全验厂)等,可以独立验厂,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验厂。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西门子人权验厂(社会责任验厂)、品质验厂(质量技术验厂)、反恐验厂(供应链安全验厂)等多项严格且复杂审核,成为西门子教育领域首批合作伙伴。而帮助供应商转型是指提供低碳资源、技术与能力,帮助客户进入企业采购供应商体系。施耐德电气推行供应商“零碳计划”,通过绿色采购、提供解决方案等方式。计划到2025年,帮助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包含中国的210家核心供应商)在运营层面实现减碳50%。
四、产品低碳化。产品低碳化是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层面与直接成果,这包括有形实体产品与无形服务低碳化。同时,也包括融合有形实体产品与无形服务的解决方案低碳化。如统一润滑油,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为工业领域提供了一系列高效、节能、环保的低碳润滑解决方案。针对工业机械设备对低碳产品的需求,推出了统一顺威液压导轨油和顺威导轨油两款低碳产品,丰富了统一在工业领域的低碳产品阵容。这两款产品均具备碳减排性能,均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bsi的碳足迹认证,每吨产品的碳减排强度高达13.44%。既可在使用中降低设备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还能达到提高产能的作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助推器。
五、生产制造低碳化。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实现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且资源利用率最高。同时,尽量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最大化。
哈特福德工厂作为冰轮旗下的全球工业制冷空调行业首座复杂离散型智能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原生工厂,可实现开启式螺杆、磁悬浮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等全品类、多规格柔性定制生产。依托冰轮自主开发的MICC综合能效管控平台,实现了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系统平台一体化集成,实现了对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生产进度、质量信息的实时感知,有效地保证了生产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及时交付率等问题,使设备联机打通率100%,产品交期缩短4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60%,生产效率是传统制造模式的3倍以上。
六、技术低碳化。低碳技术是指制造商围绕低碳转型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一切减碳或者无碳的技术手段。低碳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第二类是无碳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第四类工业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降碳,这对制造商具有普遍性意义。
ABB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和电力技术企业,机器人产品在绿色制造中可发挥关键性作用。ABB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传统以人工与非自动化设备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常常需要大量的人力与能源投入,而ABB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幅减少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ABB机器人的精确操作和高效率工作也能够减少废品和次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另外,ABB机器人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分拣、分类和回收。
七、履约服务低碳化。履约服务主要包括销售、销售服务、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是工业装备从生产厂商流通至客户,完成安装调试乃至升级、回收全过程。其中,低碳物流是履约服务的核心。低碳物流也称“绿色物流”,随着制造商低碳化物流转型以及第三方物流低碳转型,低碳物流落地提速。从实现路径上,制造商可以通过1PL(第一方物流)、2PL(第二方物流)、3PL(第三方物流)、4PL(第四方物流)来实现,只要本着真实减碳、节约高效为原则就可行。在制造行业,施耐德电气集团推行绿色交付,包括广泛采用绿色环保包装材料,计划到2025年实现一次和二次包装中100%不含一次性塑料。同时,通过大数据算法,规划最佳交付路线。按此模式推算,预计到2025年,将因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
来源:本站原创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