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 >杂志精华>正文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过半企业加码投资创新和品牌

  制造商未来一年的计划投资额同比增减如何?有52%的受访企业表示会同比增加。这个比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认为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近两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出口疲弱,制造业也迎来了低速增长期,未来加大投资力度,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但我们同时也看到,有近三成(29%)的受访企业表示会同比减少,可见林江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很多制造商还是受到了整体环境“寒流”的冲击。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选择增加投资呢?据泰斯特企业发展有限公司CEO陈红红介绍,由于来自大客户的订单需求稳步增长,企业的订单计划已经排到来年4月份,因此企业在生产等各方面都会加码投资。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当被问及为何在国际需求大环境并不向好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逆势上扬,陈红红认为主要还是自身紧跟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保持了订单的持续增长。

  统计调研中受访企业被询及关于“在价值链的哪些环节是企业未来的重点投资领域”时,结果显示,“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排在了第二位,而“推广、打造自主品牌”排在了第四位,第一和第三位分别是“改造生产流程工艺,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拓展或优化销售渠道”。

  林江教授认为,后两者是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必须要做到的方面,而前两者则表明企业不安于现状,期望往微笑曲线两端迈进的强烈愿望。而环球资源CIO Peter Zapf也认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上涨,拼价格的竞争模式亟需改变,应转而通过知识产权、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市场洞察等方面来构建优势。”

  浙江皓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楼沛春就在努力往这条路上靠。作为一家研发生产音响、扩音设备的企业,楼沛春已不再满足于纯粹接OEM订单,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大力推广,同时他也在不断尝试用网络、蓝牙等新技术去改造扩音设备这一传统产品,以期实现差异化,“现在中国制造产品的同质化太严重,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研发和设计创新,加入新的元素,以实现差异化,让产品辨识度更高。”

  六成以上企业的资金渠道偏保守

  决定企业投资意愿和方向的因素,除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之外,还有哪些?被受访者提及z*多的是“企业经营和盈利状况”、“行业发展景气程度”和“宏观经济景气程度”。林江教授认为这一回答不出意料,但在他看来,“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的重要性要更为重视,因为特别是制造业,是深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比如人民币币值几个百分点的升贬,关乎的可能就是一些微利的制造企业的生死。除此之外,林江教授特别指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投资意愿和方向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企业家是否愿意冒险,是否愿意探索新的可能性,其实是企业投资的关键。”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不想拼价格,却又太保守?——中国制造商投资意愿调研分析

  那么,受访企业家们的风险偏好如何?他们经营企业的风格是激进还是保守?我们看到在“投资资金的z*主要来源”这一问题的回答上,64%选择了企业盈利积累,银行渠道占比26%,其他渠道比例都较低。对这一结果,林江教授认为受访企业其实可以更激进一点,因为这是一个资本至上的年代,“花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企业”会逐渐成为常态,“我们看到欧美国家的企业通过借债、引入投资等方式发展,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也会成为中国的发展趋势。”林江说道。

  近两成企业未来一年将进行海外投资

  中国制造业中出口导向的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当下出口增速放缓,国际需求疲弱,这些企业有无通过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来获得增长?在调研中,有18%的受访企业表示未来一年有进行海外投资的计划,绝对数字并不高,但考虑到海外投资的门槛较高,有这个比例的企业能迈出这一步已属不易。在海外投资的s*选形式中,67%的受访企业选择“海外设立销售代表处”,Peter Zapf非常赞赏这种走出去的方式,“这是中国制造商海外冒险的理想脚步。因为制造商们z*重要的是要对市场需求有深刻洞察,以此来改进产品研发和制造。一个海外office,能够有效起到‘信息收集前哨’的作用。”Peter指出。

  在这次的调研和采访中,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国制造商拥抱创新和品牌的强烈愿望,也能发现他们开拓海外市场的清晰战略。但同时,中国制造商们在资金运营层面仍然偏保守,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企业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更多的调研结果,参见本文图表。

  节选自:《世界经理人》

来源:■文/Nature

标签: 中国制造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