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 >资讯>工业经济>正文

厦门工业经济去年增加值增速达12.1% 排名居s*

  【jdb电子游戏平台网站 网】“这是全年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1%。”在厦门市经发局运行处,有关负责人拿着刚刚出炉的数据表示,“这个数字超过市人大2013年年初通过的12%增长目标0.1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令主管工业的市经发局为之一振,在全国经济增速普遍趋缓的大环境下,外向度较高的厦门工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市经发局负责同志表示,在全市各级部门、各工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着力实施稳增长和调结构政策,工业经济运行呈稳步发展态势,为全市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和“美丽厦门”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增速排名
  
  在外向度较高的城市中居s*位
  
  2013年,以冠捷科技、联想移动为主导的光电产业实现产值1058.49亿元,以金龙联合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946.77亿元。
  
  在厦门,稳步发展的工业企业有不少,这些稳扎稳打的企业,确保了全年工业经济运行的稳步发展。市经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2013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保持在12.1%-13.3%之间小幅波动,到12月份时,规模工业产值一路上扬,实现445.59亿元,创历史单月z*高水平。
  
  放眼全国,可以更好地了解厦门工业发展情况。2013年前11个月,厦门工业增加值增速(12.4%)比全国平均水平(9.7%)高出2.7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3位;在外向度较高的城市中居s*位,高出深圳(9.0%)3.4个百分点,高出宁波(7.7%)4.7个百分点。
  
  工业贡献
  
  拉动厦门过半GDP
  
  工业增长,给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工业是我市经济增长z*重要的力量,是经济增长的引擎,z*新数据显示,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工业还是创造财政收入的主要产业。据初步统计,2013年,工业共创造税收304.95亿元,增长7.6%,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0.3%。
  
  此外,工业创造一半的社会就业。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从业人员63.27万人,比2012年同期的61.63万人增加1.64万人。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约70万人,占全市各种所有制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城镇个体工商从业人员数的50%左右。
  
  转型升级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相较于规模,市经发局更注重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这正是厦门新一轮工业转型的z*大特点,“从目前厦门工业发展来看,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业运行质量与效益也得到不断提升”,市经发局负责同志这样表示。
  
  一方面,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主要体现在:信息消费制造类产业产值进一步提升,全年电子信息类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837.1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40%,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岛外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63%提升到目前的64%,岛外工业投资占比由2012年的78%提升到目前的83%。
  
  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全市333家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98.84亿元,增长13.2%,占全市工业产值44.9%。企业技术改造比重提高,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74.2%,有力地促进自动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累计有12个国家级、40个省级、108个市级技术中心。
  
  2014年
  
  工业“闯关升级”
  
  市经发局主要领导带队赴龙岩调研山海协作产业园区共建工作;召开光电、物联网、消费品等行业座谈会;召开轨道交通产品对接交流会……春节临近,市经发局组织的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拉开了新一年的发展大幕。
  
  2014年,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厦门明确打造“特区经济升级版”的第一年。新思路带来新方向,在市经发局看来,工业要“闯关升级”,要以“两化融合”为重要抓手,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特区工业经济升级版”。
  
  市经发局表示,新的一年,工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包括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减弱;新投产项目贡献不足;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挤压工业发展空间,市经发局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这些难题:抓存量,促增量,稳增长;抓项目,促投资,强后劲;抓优化,促升级,提效益;抓创新,促改革,增活力;抓协作,促帮扶,同发展;抓队伍,促党建,转作风,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分析
  
  哪些工业企业增长快?
  
  “厦门工业的稳定发展,得益于市区各部门齐抓共促,得益于稳增长政策,得益于企业的努力”, 市经发局负责同志这样表示。
  
  可以说,工业巨头不仅为厦门工业带来量的增长,也带来了质的提升,为厦门工业的竞争力带来了强大的后劲。
  
  8家工业企业进入“百亿俱乐部”,比2012年增加一家。2013年产值超百亿的企业包括:戴尔中国(288亿元)、宸鸿科技(279亿元)、友达光电(254亿元)、联想移动(225亿元)、翔鹭石化(130亿元)、冠捷科技(124亿元)、达运精密(122亿元)和烟草工业(1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市15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产值增长的有97家,增长面达到6.5成。从产值增长较好的企业分析,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事关民生的食品企业增长相对稳健。如中盛粮油、银祥集团、安井食品等。二是注重研发适销对路新产品的企业发展较好。主要有联想移动、冠捷科技、众达钢铁、厦船重工等。三是在行业中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增长也好于其他的企业。如路达工业、ABB低压电器等。
  
  哪些政策举措z*给力?
  
  去年,我市继续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1、实施“规下转规上”的激励政策:共有196家规下企业在政策刺激下积极承接订单,全年共净增产值42.7亿元。
  
  2、实施鼓励企业多承接订单、扶持行业发展等8项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给予244家企业扶持资金10149万元。
  
  3、实施用电增长奖励政策,给予86家企业奖励1861.65万元。
  
  4、实施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即征即奖政策,给予2000家工业企业奖励4亿元。
  
  5、设立小微企业还贷应急资金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20万元。
  
  6、积极向国家和省经贸委征求技改及出口补助等各项资金8.5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7、引导企业用好国家进出口银行和信保公司的支持政策,全市有48家企业得到进出口银行贷款182.46亿元;信保公司支持企业出口金额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8、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全年共组织393家企业参加各类展会24场,直接交易额1.27亿元,新增订单10.98亿元。
  
  9、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年走访调研企业200多家,收集意见建议近200条,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标签: 增加值厦门工业经济增速居首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Baidu
map